教高[2006]14号、16号文件解读(之一)
2006年,国家教育部以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形式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以内涵建设,重点抓教学质量上。教育界普遍认为,16号文件的实施,意味着国家要求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的决心。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认真学习16号文件,开展新一轮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大讨论。
一、对高职教育相关文件的简要回顾
1999年,我国开始大规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在7年的发展过程中,教育部共出台了比较重要的相关的文件5部,即:
1.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2.教高[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3.教职成[2004]12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4.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5.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这五个文件的先后颁发,反映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变化,反映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变化。
〔2000〕2号文件主要解决了高职教育的基本办学要求问题。提出的高职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高水平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个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第一次提出了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有些提法现在看来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当时还是很先进的。如要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加大经费投入;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双师”型教师等等。在这个文件中,也提出要用人单位来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按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但没有展开系统的阐述。这个文件尽管比较粗糙,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对规范我国高职教育的基本办学形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面的几年,基本上都是根据这个文件来组织高职教育的。
〔2004〕1号文件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又一个极其重要的文件。这个文件主要解决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问题。当时,一些新建的高职院校不安心办高职教育,把工作中心放在学校升格上。有的学校甚至提出“二年通过筹建,五年达到优秀,六年升上本科”的工作目标,办学思路非常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分明显。文件提出: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要扭转一些高职院校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扭转一些院校盲目攀高升格倾向。提出高职教育也能办出一流教育的观点。文件第一次提出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道路,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提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重大观点。根据这个思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如推动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和培训,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课,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定单式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并提出了五年评估一次的评估制度。
〔2004〕12号文件是1号文件思想的延续和具体化。它是就职业教育整体而言的。对高职来说,这个文件明确了暂停审批高职院校升格的制度。它提出的高职教育要发展为以二年制为主。从后来的情况看这个文件所规定的一些制度并没有达到真正落实。因此它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地位明显要比上面二个文件低。
而2006年颁布的二个文件,则又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件。14号文件主要布置了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是面对少数学校的,(全国有高职院校1060所,示范性占9.5%左右)。而16号文件则是面向所有高职院校的。这二个文件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都把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切实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放在首要的位置。
二、16号文件的主要精神
这个文件共有9条意见,所以通俗地称为“新九条”。
1.16号文件出台的基本背景。
1999年开始,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高职院校数、每年招生数、在校生数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均占很大的比重。目前全国有高职院校1060所,本科院校为660所。
与规模的快速扩张相比,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提高并不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职教育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体系,本质上还是沿用本科学科型的教育模式。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并没有实质型的区别。高职教育并没有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而是作为本科教育的一种补充(主要满足了高校扩招的需要,满足了人们上大学的需要)。
对高职教育规律的研究虽然目前还显得缺乏理论性、指导性和实践性,但还是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结论。而与理论研究相比,高职教育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按理论规范的那样去做。如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而实际上许多学校并没有把这个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再如双师型问题、课程改革问题、实训效果问题、职业素质问题等等都没有提到“硬性任务”的高度,而基本上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是一种“软性任务”。高职教育并没有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同。高职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真正被社会广泛认可,成为一种独立的、无法替代的高等教育类型,必须从根本上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16号文件之前,还有一个14号文件。二个文件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围绕着提高质量这个主体。
2.16号文件的基本内容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1)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教育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3)专业改革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
推行“双证书”制度,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的人数达到80%以上。
(4)课程建设与改革: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
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5)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看到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在工学结合实践中,与成年人接触,学生加深了对社会人类的认识,清楚合作的重要性,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还可以使学生提高自我判断能力,变的更加成熟,有助于学生就业选择。工学结合模式的基本操作方法主要是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合作形式,注重质量管理、过程管理。
(6)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重点专业领域选择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进行支持与建设,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7)师资建设: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
(8)教学评估: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
完善5年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在评估过程中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9)组织领导: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将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建设100所示范性院校,引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宣传,增强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
要高度重视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建立轮训制度,引导学校领导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高等职业院校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三、14号文件的主要精神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1.重大意义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等,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为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树立改革示范,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该计划将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选择办学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制度环境良好、辐射能力较强的高等职业院校,进行重点支持,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总体目标: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2.具体任务
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60万以上在校生直接受益,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200万人次;
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建成4000门左右优质专业核心课程,1500种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每个专业带动区域和行业内3个以上相关专业主干课程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围绕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研制并推广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
3.示范院校的入选条件
领导能力领先。学校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具有战略思维、科学决策能力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综合水平领先。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具备较好的师资、设备、经费等条件,教学质量好,就业率高,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形成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专业建设领先。专业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在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行“双证书”制度、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社会服务领先。积极承担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培训,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建设计划的实施步骤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从2006年-2010年实施,按年度、分地区分批推进,稳步发展。中央财政对入选示范院校实行经费一次确定、三年到位,项目逐年考核、适时调整的做法。对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的院校,终止立项和支持。中央财政预留部分资金,对项目执行情况好的院校实行奖励。
四、努力方向
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今后的5年时间里,高职教育将进入一次重大调整的阶段。这个调整,既包括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调整,也包括各个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调整。这对我们既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但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学科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对职业教育不熟悉,甚至是不了解的,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都非常的缺乏。所以,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广大教师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它要求广大教师要眼光向外,转变教学观念,从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从单纯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把自己转变为一个真正的具有丰富实际业务能力的职业人,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教高[2006]14号、16号文件解读(之二)
1.【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这是我国首次在正式文件中确认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教育类型。据专家分析:既然是一种类型,类型中就有层次之分,即: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高职,这有可能成为未来我国高职内部结构调整的政策依据。
2.【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教高[2006]16号中将以前的“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中的“研”去掉,进一步明确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功能上与本科院校的区别。
3.【“十一五”期间,国家将优先支持工学结合方面优势明显的专业,形成国家、地方(省)、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和建设,引导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的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专家建议各高职院校在第六学期,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同时强调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4.【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文件中明确强调职业院校除了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以外,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并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
5.【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5年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评估方案】:
(1)为什么要调整评估方案?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了高职是一种教育类型,但目前评估优秀的学校并没有凸现高职特色。
(2)调整方案的政策依据是什么?是教高[2006]16号文件、14号文件。
(3)新旧评估方案的主要区别:
a.新的评估方案将加强对各院校的过程评估,其方法是建立高校教学基本情况状态数据库,及时将有关数据上报。目前,教育部已成立课题组,着手研究如何采集高等职业院校数据库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将及时收集整理这些比较准确的信息并进行公布。
b.新的评估方案将引进多元评估主体,包括行业专家、普通教师。
c.新的评估方案,只设“通过”和“暂缓通过”,淡化评估结论等次,引导学校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
d.新的评估方案设计思路:吸收企业现代管理理念,借鉴国外高职院校效能评估经验。
e.新的评估方案采取模块化结构,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工作基本状态数据和现场考察评估指标两大类,
同时,不对职业院校的基本状态数据进行划线,如师生比,图书数量等。
6.【“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重点建设3000门国家规划教材】:“十一五”期间已经批准的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为106门。
教高[2006]14号、16号文件解读(之三)
2006年12月14日,教育部专门对我们高职教育下了一个《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此文很重要,不仅是“一般的”重要,而且是“相当的”重要。下面分三个部分来讲、来学习、来解读这个《若干意见》。第一部分 为什么说这个《若干意见》不仅是“一般的”重要,而且是“相当的”重要,理由有三条。
1.该《意见》是教育部首次对高职教育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我们自己早就知道: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而且其“职业教育”的属性,才是高职教育“质”的属性、本质的属性;现在是由教育部明确了:“高职教育”不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层次,而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一个正确定位。也正因为这样才有周济部长在讲“十一五”期间教育战线总任务时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包括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其中包括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2.该《意见》由教育部对高职教育作用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准确确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意见》同时也指出:①我们要从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高等职业教育要发挥巨大的作用、作出重大的贡献;②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③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意见》总结了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系列经验和教训,吸纳了国外类高职教育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特别是针对当前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新的思想、最新的理念、创新的办法,这些“三新”对于指导我们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意见》提出: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部分 这个《若干意见》的具体内容包括“一个重点,两个性,三个建设,四个加强,五个重视”
一、一个重点
这“一个重点”就是以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两个性
这“两个性” 就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②知识经济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三、三个建设
这“三个建设”就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应着力“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保障体系建设”。
第1个建设——实践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点。
这里有“六个要”:
①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
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③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④要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⑤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⑥要力争进入建设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点专业领域。
第2个建设——教学团队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教学团队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也是“六个要”:
①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②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③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④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
⑤要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⑥要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争取成为在高职教育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视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第3个建设——保障体系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要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①要着力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的获取率与获取质量;②要致力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顶岗实习落实;③要着力于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④要致力于能很好地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四、四个加强
这“四个加强”就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应“加强素质教育,加强专业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加强模式改革”。
第1个加强——加强素质教育
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这里有“五个要”:
①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②要以中发〔2004〕16号文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④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
⑤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2个加强——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
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与此同时有“六个要”:
①要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②要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
③要力争进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④要在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导下,加强和规范专业建设;
⑤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⑥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第3个加强——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做十个方面的工作:
①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③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④加强课程建设,建设精品课程;
⑤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⑥加强教材建设,参与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⑦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⑧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⑨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⑩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第4个加强——加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培养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为此强调“五个要”:
①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②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③要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在校生至少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④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⑤要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五、五个重视
这“五个重视”就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应“重视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总结,重视高职院校领导班子能力建设,重视内涵建设提高质量,重视从严治校规范管理,重视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持续发展”。
⑴应重视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强对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宣传,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
⑵应重视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院校领导要更新理念、拓宽视野,增强战略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
⑶应重视内涵建设提高质量,要求党政领导班子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⑷应重视从严治校规范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招生管理。⑸应重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维护稳定,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部分 这个《若干意见》的根本宗旨
这个《若干意见》的根本宗旨在于要求我们高职教育、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要求我们高职教育、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社会,吸引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促进办学水平的提升,成为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要求我们高职教育、高职院校要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教高[2006]14号、16号文件解读(之四)
教育部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经过很长时间征求各方面意见,于 2006年12月14日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篇幅不大,全文约3800字,共分九个部分。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若干意见》明确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服务面向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等三个方面。
[问题]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工科高职的专业设置有什么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职如何作为?在“创新型国家”人才体系中高技能人才处于什么位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型和规格都有那些要求?这些都需要我们加以研究。
《若干意见》指出,要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体会]
高职已经占据高等教育半边天下,质量问题显然比数量的问题更显得突出,关乎高职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什么?怎么样融入“全过程”?
《若干意见》要求,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体会]
提高四种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应该说要求是很高的,其中“实践能力”的提高才是关键,有了实践能力,才谈得上创造;有了实践能力,才谈得上就业;而至于创业能力,对于工科高职学生而言,显然很高,因为创业伴随着管理的要素,而工科高职学生是以特定岗位或岗位群的操作技能为看家本领,对于运筹帷幄,打拼市场,从事经营,实在是弱项。
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若干意见》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
[体会]
一定要注意,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针对全局而言的,对于具体的院校,要考虑实际基础,动机和效果应该统一。人才培养已经全国化,要有整体眼光,讲求教育成本,不能什么专业人才都“本土化”。对于数量不大、时限很紧的人才社会需求,与其花大力气在本地新建专业,莫如到外地有关院校招聘毕业生,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提高效率。
《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体会]
专业设置范围不能够离“群”,新专业要有增长点。龙头专业和支撑专业对于不同的院校答案应该有所区别,此院校的支撑专业,可能就是彼院校的龙头专业,反之亦然。
四、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若干意见》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体会]
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不能够停留在纸面上,要有制度性的约束。企业以生产为主,对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能够有多大?高职毕业生也应该有基本统一的技术规格,因此,这样的工作,由个别的院校自己来做显得力不从心,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事半功倍。
《若干意见》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问题]
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手段符合高职教育要求,但是实践教学条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至今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两个难点,否则“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难以实现。
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若干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体会]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技术、技能、技巧、技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反映出高职办学的特点——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过程的职业性表现出高职就业的定位——岗位(群)明确、标准清晰。
实验、实训、实习这三个关键环节目前在不少高职院校中的地位还不高。以传授技术、技能、技巧、技艺为主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的称职性、教学文件的完整性、教学组织的严密性、教学考核的科学性,还远远不能够与大多数教师所熟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拟。
《若干意见》指出,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体会]
一般来说,现在高职还不能够按照工种来设置专业,也不同于培训机构,同时还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任务。因此,就全局而言,上述的“一致性”、“相结合”、“一体化”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还难以全面实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但是对于建立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制度,仅靠“引导”还远远不够。关于“顶岗实习”,经济管理类、艺术设计类专业由于工作环境的“软化”特点,比较容易实现;而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由于工作环境的“硬化”特点,加上受到生产均衡、安全责任、用人指标、食宿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还难以真正实现。
《若干意见》指出,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体会]
院校和企业的关系,应该是“互设共建”的,即院校在企业建立学生实训基地,企业在院校建立员工培训基地。在“互设共建”的过程中,彼此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院校派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应用和开发,企业派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
六、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体会]
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很有必要,因为所受干扰少,训练目标明确,效果好、效率高。但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容量总是有限的,可以设想,万人规模的院校,数十个专业,需要多少建筑面积、多少占地面积才能够满足实训需要呢?岂不成为工贸园区了?另外,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必然要求有原料、产品、市场,要有消耗,连续性生产还是频繁开停车?即使是日常维持下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校园内建立基地还有安全生产的问题、环境保护的问题等。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经济问题恐怕不好解决。合作必须共赢,否则难以持久。
校外顶岗实习是件好事。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充斥“诚信危机”的背景下,如果不解决实习学生的身份问题,还会遭遇“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的壁垒。因此,最好能够将校外顶岗实习与就业联系起来,到已经签约的企业实习,才能打破壁垒,完成上岗前的过渡。因为考虑“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而不接受学生实习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很多技术、技能、技巧、技艺,可能就是“秘密”。所以,对校外顶岗实习的效果也不能期待过高。
不妨设想,采取类似于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模式。据我所知,大多数“附属医院”是实行“企业化”运营的。院校可以在有关企业选择若干典型生产车间,建立若干个“附属工厂”或者“附属车间”,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和发证,使他们能够达到实训指导的水平,然后有关院校在实训时有偿使用,院校主要支付讲课、指导等管理类费用,而不负责设备、材料等生产性费用,该企业或车间的员工可以在院校评定实验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院校的教师可以在该企业或车间评定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这种“附属工厂”或者“附属车间”模式或许是经济和实际的。
《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体会]
应该从技术政策的角度,要求有关工程设计部门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开发部门,在工程设计中,能够同时开发“企业版”和“教学版”,同期开发成本低、经济适用,不仅可以供高职院校使用,也可以提供给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时采用。至于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的开发,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列出基本项目,统筹规划,适当投资,通过招标的方式由专业公司解决,每个学校都来搞是事倍功半的。
七、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若干意见》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
[体会]
只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建立有效的实习实训基地,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才有舞台,否则,那种黑板加粉笔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只能束缚他们的手脚。以院校内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载体,锻炼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八、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体会]
要树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教学系统内部要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教学系统外部要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若干意见》指出,在评估过程中要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体会]
江苏高职院校的一位院长曾经说,我们拥护评估,但是更赞成象体育界对于兴奋剂所采取的“飞行检查”那样,对高职院校建设搞“飞行评估”,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形式主义,让院校之间在实力上比拼,而不是在表面上竞争,他的话值得有关决策部门思考。
九、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若干意见》指出,国家将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建设100所示范性院校,引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体会]
100所示范性院校还是要建的,但是国家对每所学校的支持力度约2000万人民币,还要在3年内分批到位,即使加上地方的配套资金,对于一所学校而言,还是显得杯水车薪。如果在每所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有行业或区域特色的1-2个示范性专业,这笔资金还是比较宽裕的,效果一定会更好。众所周知,名牌大学也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强。对于示范性院校而言,数十个专业同时办好是很难的,很多建设资金可能流向教学基础设施,而这种教学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对于其他院校的示范是有限度的,可能不如专业的示范更有典型性、直观性、引导性、辐射力和影响力。
《若干意见》指出,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宣传,增强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提高社会认可度。
[体会]
高职的教育研究起步晚、机构少,在高等教育领域不如普通高等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不如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不如基础教育。没有理论的研究和指导,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难以保证的。